各相关学院和精品课程负责人:
根据《关于加强精品课程建设及开展2008年度校级精品课程中期检查工作的通知》要求,教务处组织专家于2010年12月对我校2008年度19门校级精品课程(其中2门参评了2009年度省级精品课程)和2007年度1门中期检查暂缓通过的校级精品课程的建设情况进行检查,专家组根据各门课程的自查报告和课程网站建设情况进行了总体评定,现将检查结果予以公布(见附件)。
本次检查的精品课程整体建设情况良好,大多数课程基本能根据精品课程的建设要求积极建设,课程网站资料更新率高;部分课程网络教学资源丰富,并建设了专门的教学网站,能用于实际教学中;多数课程在师资队伍、教学条件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并注重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的改革,教学效果良好;不少课程已录制了教学录像。
但是,通过检查也发现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课程网站栏目设计不太合理,部分课程栏目太多,划分不尽合理,部分课程缺少一些重要的栏目,如讨论、练习板块等。
2. 多数课程的网上教学资源仅限于教学PPT、教学大纲和其它参考资料(外部链接)等内容,缺乏系统有针对性教学辅助资源,如电子教材、章节学习材料、系统的练习和作业资料等。
3.多数课程未能把课程网站运用到教学实际中,从网站中看不出在教学中的运用情况,学生通过课程网站自主学习的作用不明显。
4.在网页设计和技术运用方面开发不够,未能充分运用Blackboard网络教学平台对教学的支持作用,个别课程甚至未能让学生注册到网络课程中。
5.精品课程的辐射及示范作用不够明显。
根据《关于“十一五”期间进一步加大本科教学经费投入的通知》(广外大教〔2007〕9号)和精品课程管理相关文件要求,学校将对检查结果为“通过”的课程拨付建设经费1万元(实拨9000元),对评审结果为“暂缓通过”的课程暂不继续拨款。同时,教务处将把各门课程的专家检查意见反馈给课程负责人,请课程负责人根据精品课程建设的要求及专家反馈意见进一步加强建设,暂缓通过的课程要进行整改,教务处将于下一年度组织专家再次评审,仍不能通过检查的将取消“精品课程”称号,并不再拨付剩余的建设经费。同时希望各学院及精品课程负责人通过此次检查,及时总结经验、查找不足,不断完善和更新课程网站,并充分使用进行辅助教学,促进优质资源共享,使我校的精品课程真正发挥示范作用。
附:2008年度校级精品课程中期检查结果
教务处
2011年1月5日
附:
2008年度校级精品课程中期检查结果
|
序号
|
学院
|
课程名称
|
负责人
|
检查结果
|
1
|
英文学院
|
网络辅助英语听力自主训练课程
|
刘长青
|
通过
|
2
|
英文学院
|
英美报刊选读
|
邹启明
|
通过
|
3
|
商英学院
|
国际结算(英)
|
朱文忠
|
通过
|
4
|
商英学院
|
会计学原理(英)
|
郭桂杭
|
通过
|
5
|
管理学院
|
人力资源管理学
|
陈筱芳
|
通过
|
6
|
管理学院
|
运筹学
|
翟晓燕
|
通过
|
7
|
管理学院
|
电子商务概论
|
王洪良
|
通过
|
8
|
西语学院
|
经贸俄语
|
李德祥
|
通过
|
9
|
西语学院
|
高级西班牙语
|
陈宁
|
通过
|
10
|
东语学院
|
基础印尼语
|
蔡金城
|
通过
|
11
|
东语学院
|
日汉汉日互译
|
丁国旗
|
通过
|
12
|
中文学院
|
涉外秘书写作
|
郭海鹰
|
通过
|
13
|
法学院
|
民法
|
范利平
|
通过
|
14
|
教育学院
|
影视英语视听说
|
杨满珍
|
通过
|
15
|
信息学院
|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
|
安清波
|
通过
|
16
|
政管学院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崔艳红
|
通过
|
17
|
翻译学院
|
翻译批评与赏析
|
李明
|
通过
|
18
|
艺术学院
|
声乐
|
温恒泰
|
通过
|
19
|
留学生院
|
中级汉语口语
|
陈晓桦
|
通过
|
20
|
翻译学院
|
笔译工作坊
|
褚东伟
|
暂缓通过
|
|